学寄语、悟思想、育新人
——地理教学教育之立德树人
地理组 叶景芳
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在肯定广大教师展现当代人民教师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的同时,也对新时代教师提出殷切希望,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贡献。
作为一名一线地理教师,本文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初心,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
一、适应课程改革,积极参加培训
2014年9月起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从课程到高考,一整套制度性措施基本形成,高中课程改革进入“快车道”。2020年9月,福建省正式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课程改革从五个统筹,十项着力推进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形成育人大格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现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各学段,各学科的育人目标,在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适宜性(可操作性)、整体性都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要求。
在迎接新课改准备过程中,学校、福建教育学院与省普教室为一线教师积极提供了各省市地级,乃至国家级的培训。本人积极报名并参加,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参加了福建教育学院承办的2016(国培)计划,历时3年,脚踏实地,硬核实战。2020年暑期参加了人教版高中新教材网络培训,福州市级骨干教师新课程培训,福建省级骨干教师新课程培训,高中高级教师远程研修专题培训。同时,自费购买网络课程,如课件制作,命题技巧,中地参举办的新课程培训系列讲座。积极探索学习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加强信息技术与中学教学的应用融合,提升教书育人本领。
二、践行教学教育,落实立德树人
新课程改革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地理学,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它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随着地理信息技术发展与研究方法变革,新时期的地理学正在向地理科学进行转身,研究主题更加强调陆地表层系统的综合研究,研究范式经历着从地理学知识描述、格局与过程耦合,向复杂人地系统的模拟和预测转变。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以及今年教师节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有着很大的契合。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程改革以核心素养研究为突破口,带动其他的研究。地理学科确定的四大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通过教育形成和发展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综合育人价值。
在践行实施教学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
在必修一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节中,“人类观测宇宙的工具——天文望远镜”的部分内容。谈到2016年,我国在贵州建成了目前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帮助人类获取更多的宇宙信息。一方面,让学生认识选择在贵州建设该射电望远镜的区位条件,通过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体现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另一方面,通过该射电望远镜从1994年提出构想至2020年9月正式启动针对地外文明的搜索,期间的技术攻关,时空演变,让学生感受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建立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同时,鼓励学生为祖国的强大,勤奋努力,学好本领,更好投身祖国建设事业,报效祖国,服务人类。
在必修一第一章“地球的历史”一节中,通过地质年代表等图文资料,认知地球的演化过程。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相对于漫长的地质历史变化过程,人类的历史非常短暂,生物经历了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的进化、演变;另一方面,更要让学生意识到在这短暂的历史时期中,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改造能力却是巨大的。有好的的改造和建设,也有不少环境问题,比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环境生态问题,全球性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空洞等等。为未来环境建设敲响警钟,共建人地和谐环境,体现人地协调观。
三、聆听院士讲座,感受榜样力量
2020年10月21日下午,很有幸参加福州一中1953届校友,中国工程院王任享院士报告会暨院士传记赠书仪式。感受87岁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王院士榜样的力量,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奋斗拼搏的精神。王院士在报告中提出,一定要靠自己,不要靠别人,碰到问题,分析别人与自己解决途径的差异,坚持努力,直至成功,这种不放弃,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鼓舞着我。王院士说,他发的文章不多,不到100篇,只有90多篇,但篇篇干货,如果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观点,绝不发表,院士这样的做学问做研究精神,让人敬佩不已。王院士还说,我们中国人不傻,我们什么都会做,人家(西方国家)硬件好,卫星寿命比我们长,但我们不能因此就不干了。我们已经在追赶,慢慢的就会赶上了。生你、养你的是你的父母,培养你的是你的祖国,如果不做点事情,回报他们,太遗憾了。场下想起了师生雷鸣般的掌声,语言质朴,却如此掷地有声。他说他不是教师,不是要教育我们,觉得他说的对的,我们可以听,不对的就不要听。可他说的那些事儿,那些话儿,无一不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优秀师者的风范,用行动告诉我们要时刻弘扬科学精神,自强不息,为国争光,为天下人谋永福。
习总书记说“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先成为合格教师,再努力成为优秀教师,为此努力实践,终生学习,将成为自己努力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