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有你——我的老师、我的同学
2013-03-10 19:35
               
     叶京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今天之所以区别于昨天,恰恰是因为昨天的感受依然留在我们心中。”因为不曾离开,留在心里的东西便不断成长、发酵,酿成陈年美酒,令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我们当年的班级如果用我现在眼光从老师的层面上看是极为动荡的,班主任一年一换:高一是魏冠玉老师、高二吴金龙老师、高三陈惟方老师。科任老师也如流水般的更换,如果没记错的话,只有应基和贻训老师把我们从高一带到毕业,其余的都换过。像语文,开始是陈琪老师,才半学期就换成了余建白老师,然后是崔兴衡、黄筠老师,这事儿如果放在现在,家长和学生一定会把校长室的门槛踩平。我有的时候非常羡慕爱萍(3班)和李嫱(2班)她们,煊藩、炳南老师像慈父般的指导、陪伴、照顾她们三年,同学和老师的感情深厚,而且因为班级活动比较多,当年同学间的互动在成年后变成彼此熟悉、亲近的基础,我们班同学间共有的东西比她们少多了。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虽然频频换老师有它的弊端(当年好象也并没有人在意这件事),但它带来的直接好处是让我们有幸见识比其他班更多的风格迥异的优秀教师。就说语文老师吧,陈琪、黄筠老师是那种德高望重、功力深厚、治学严谨的学者型的老师。余建白老师对诗歌、文字的热爱深深感染着我们,他在作文课上开放式的教学让我们受益匪浅。记得余老师一次作文课,作文的题目是“春天来了”,不同于其他的老师,余老师并没有对文体、内容、格式做要求,只把题目写在黑板上后就让我们开始写。结果可想而知,写什么的都有,有写记叙文的,散文、论说文的,甚至还有人把它写成了长诗。老师把我们的作文都贴在黑板报上让大家共赏品评,在众多作文里我竟赫然发现余老师写的“春天来了”。此时的老师不仅是指导着,也是参与者,老师的这种平等开放的心态以及他对文字的热爱,狠狠的震撼我了一把。我们日常的写作除了一些特定的场合,用什么文体其实并非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学会用文字准确记录、说明、表达自己心里的感受,这才是作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老师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的心态,给了我们足够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激发了我们写作的欲望和热情,充分调动了我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时至今日我时不时的喜欢舞文弄墨的自娱自乐一番,毫无疑问的是得益于老师当年的教学。崔兴衡是极富激情的老师,几乎所有的人都还记得崔老师诗朗诵的:“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在叫喊,爬出来吧给你自由……”那种激昂与豪迈、那个锁链镣铐、还有那件破衬衣上的“鲜血”……工作后曾和崔老师聊过这次演出,他说为了这次的朗诵,毁了他一件白衬衣……在八十年代初,在那样物质尚不丰富的年代里……
    这就是我的老师们,他们身体力行、教言传身教的在指导我们做人、做事、做学问。觉得自己太幸运,在还不太明白事理的时候遇到他们……
  我的同学是极优秀的一群,在读书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无论自己多勤奋努力,成绩也赶不上很多同学。虽然可能在一些方面有所长,可有总有人都比你强出许多倍,正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因此,我并没有任何可骄傲的资本,因为可能你永远都无法超越别人,那就认真做好自己,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就行了。也正是有了学生时代的认识和历练,在此后的生活、工作中无论遇到再怎样优秀的人,我都可以安之若素,因为最优秀的那些人,在我的中学时代都曾经遇见过了。

    
分类:教育 | 阅读(2391) | 评论(3)
总:1条  1/1页 1-1 每页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