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应该读点文学理论
2019-09-02 12:23
    


读中学时,我是个狂热的文学爱好者,热衷于阅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艺作品,课余时间舞文弄墨。带着成为作家的幻梦我报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进了中文系。在校的四年里,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经典。文学理论是中文系的必修课,很被看重,但我学起来总是兴味索然,担心理论的条条框框扼杀了我的文学灵感;而且文学理论高深晦涩,学术语言诘屈聱牙,总让我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我至今记得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里的一段话:“人的生活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因为这段话让我如堕烟雾,百思不得其解,是以印象深刻。学了一年,记住了一大堆术语和各个学派的名字,但各种理论我都似懂非懂,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它们并没有成为我解读文本的利器。

工作后,要写教案,要带着同学品读课文。我往往先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出一篇教案草稿,然后再去听听资深教师的课,翻翻教参和语文教学刊物,读读网上检索到的各种资料,整合成最终的教案,自己还甚为得意,觉得博采众长。其实这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更是拄着拐杖走路,长此以往,自己独立行走的能力就退化了。有时候,面对一篇没有参考资料的文学作品,想要独立地深度解读,抓耳挠腮,如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我也曾反复想过,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后来想明白了,自己缺少理论功底,而是否掌握理论,并有意识地用理论解读作品,是专业读者跟业余读者的区别。于是我将压在书柜深处的《文学理论教程》《文学理论讲演录》《文学性讲演录》《文学文本解读学》《小说门》等著作找出来细读。对缺少理论头脑的我来说,读文论颇苦,但收获颇丰:原来脑海中只有一些模模糊糊零零碎碎的文论知识,现在形成了较为清晰相对完整的框架,我开始尝试着运用理论去解读作品。我觉得,作为语文教师,读点文学理论,对于我们的日常教学是很有用的。

首先,有助于我们独立解读文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有助于我们从各个角度解读文本:除了从伦理道德、社会历史、审美等角度外,还可以从心理学、语言学、文化研究等角度解读文本。

比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叙事视角是第一人称,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叙事视角的选择属于叙事学的范畴,掌握了这套理论,才能从理论的高度解答这个问题。王富仁的《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第八节,钱理群的《<孔乙己>叙述者的选择》,都利用叙事学分析《孔乙己》,得出了一系列别具只眼的观点。

讲古典诗歌时,如果在意境、借景抒情之外,还懂得“神髓”、“神思”、“肌理”、“风骨”、“筋骨”、“滋味”、“妙悟”、“格调”、“无理而妙”等古代文论的东西,那么可以更容易将学生带入到文本的情境中去,更好地体会诗歌的神韵,体会那种“欲辨已忘言”的微妙的东西。

讲到“欧·亨利式结尾”时,除了惯常的“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外,也可以谈谈文学接受过程中的期待遇挫。

在欣赏一些现当代诗歌和小说,如北岛的《回答》、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时,可以借用俄国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来分析其颇有创造性的语言。

必修四的戏剧单元,很多老师教得跟教小说单元没区别,依旧是梳理情节、分析人物、提炼主题等,如果懂得布莱希特的“间离”说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第四堵墙”说,会发现戏剧文学独有的魅力。

其次,面对同学的一些困惑和疑问,可以给出一种系统的、有说服力的回答。比如在讲解文章时,我们做出的一些解读,总会有同学私下或公开质疑:你怎么知道这是作者的意思?这些东西都是你瞎想的吧,作者未必会认可。等等。此时有的老师就会瞠目结舌,不知如何应答。而如果教师有理论素养,就可以借机给他们谈谈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罗伯特·姚斯、伊瑟尔等人的接受美学和伽达默尔的阐释学,让他们知道,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四个要素组成的。文学文本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着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再创造的才能。艺术存在于读者和文本的对话之中。在讲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时,也可谈谈西方当代文论中的“作者之死”。

讲小说时,讲到了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会增强小说的真实性,有同学很疑惑:小说不是虚构的吗?怎么还会有真实性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借机谈谈“艺术的真实”的问题,谈谈莱辛的《拉奥孔》中所说的“艺术是一种真实的幻觉”,再谈谈亚里士多德的叙事文学应当“把谎说得圆”的说法。谈完这些后,我想同学们对真实与虚构的关系可以理解得更深刻。还有同学老是认为小说叙事者“我”就是作者本人,可以借此谈谈叙述者与作者的关系问题。

讲元杂剧《窦娥冤》时,总会有同学提出疑问:伤害冤枉窦娥的是张驴儿和桃杌等,可窦娥发下的三桩誓愿中的第三桩却是楚州亢旱三年,大旱三年,无数无辜的楚州百姓会遭殃,为何发下的誓愿不是雷劈张驴儿和桃杌?如果我们懂得真善美价值错位论,对这个问题就会有比较合理的解释。

总之,语文教师读点文学理论,是大有裨益的。

 

 

分类:教学札记 | 阅读(951) | 评论(0)
坎井之蛙的恐惧与惘然自失以及快乐与知识的关系
2014-05-08 22:05
    

坎井之蛙的恐惧与惘然自失以及快乐与知识的关系

 

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曰:"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之上,入休乎缺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视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坎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坎井之蛙闻之,適適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

                                                (《庄子·秋水》)

 

很久以后,坎井之蛙回顾自己短暂的一生时,肯定会忆起它邀请东海之鳖到井里玩耍的那个夏日。它没有想到,它的一生会因为一次短短的对话而改变。它更不会想到,此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对它的故事依然喋喋不休——它获得了不朽。

 今天是201458日,星期四,晴。我翻开了某本预习本,上面写道:“听了东海之鳖的话,坎井之蛙適適然惊,规规然自失也’,它恐惧什么?又迷失了什么?”天哪!我大吃一惊,本文我读过,教过很多次了,我一直先入为主地以为坎井之蛙听完东海之鳖的话后是羞愧和沮丧,没想到居然是恐惧和惘然自失。

 

问题:坎井之蛙恐惧什么?又迷失了什么?

我把问题抛给了学生。短暂的沉默后,大家纷纷发言。归纳如下:

1.关于迷惘。青蛙一直在坎井里生活,它从小到大见到的无非是孑孓、蟹、蝌蚪,以及井底的污泥和石头,也许还有一角天空,这构成它整个的世界,它在其中确定自己的价值坐标,建构生命的意义,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等等。现在东海之鳖告诉了它大海的样子,以它之前的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它无法想像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该是什么样的。它原有的世界破碎坍塌了,新的世界图景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它迷惘了。

2.关于恐惧。这是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既然大海很大,肯定有孑孓、蟹、蝌蚪以外的东西,也许会有妖魔鬼怪,饿兽毒蛇,有翻滚的大浪,有摧枯拉朽的飓风,更有不知道的某种东西,蛙不知道如何去面对。面对自己不了解更无法掌控的东西时,人会有一种本能的恐惧,蛙也是。

      在坎井里,蛙生活得很充实,而且坎井世界是它所能掌控的,“擅一壑之水,而坎井之乐,此亦至矣”,占据一沟水,跳跃或站立在浅井中的快乐,这也是快乐的极点了。这口井是独属于它的,它在其中自得其乐。它每天活动,是有边界的,有中心的。大海没有边际,也没有中心。蛙的世界丧失了中心和边界,只是一片浩大无垠混混沌沌的所在。生活在其中,会恐惧。

    

问题:你觉得青蛙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继续留在坎井中呢,还是离开坎井,跟着东海之鳖一蹦一跳地去东海看看呢?

 

1.为什么我一定要到大海中去呢?坎井是我的家,我在这里有亲人,有朋友,有熟悉的一切。外在的世界虽大,于我何有哉?《逍遥游》里许由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此之谓也。

蛙是个隐士。就像瓦尔登湖畔的梭罗,在与春花秋月的对话中领悟生命的真谛一样,蛙可以在坎井中跟“虷蟹与科斗”对话,它也可以返回内心,静坐默观,就像禅宗和印度教的冥想一样,借此获得精神自由,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2.再说,生活的世界大就一定好吗?小就一定不好吗?大都市里白领、商人、教授奔波劳碌的一生就一定比生活在偏远小村的老奶奶平淡而温馨的一生更有意义吗?老奶奶对世界的认知就一定比他们肤浅?

路遥的小说《人生》最后一章写道:“高加林一下子站起来了。傲气的高中生虽然研究过国际问题,读过许多本书,知道霍梅尼和巴尼萨德尔,知道里根的中子弹政策,但他没有想到这个满身补钉的老光棍农民,在他对生活失望的时候,给他讲了这么深奥的人生课题。他望着亲爱的德顺爷爷那张老皱脸,一双失去光彩的眼睛里重新飘荡起了两点火星。

——高加林见过大世面,可处于精神困境中时,偏偏是那个一辈子蜗居在黄土高原小小一角的德顺老汉让他燃起生活的希望。

3.大小的相对性。蛙想:东海之鳖所说的大海确实大,可是相对于无限大的天地宇宙而言,大海也不过个稍大点的“坎井”而已。我跋涉万里到达东海,只不过是离开一个小小的“坎井”,进入稍大点的“坎井”而已,又何苦呢?人生就像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想冲出去。蛙生亦如是。

 

 

问题:蛙原来很快乐,听了东海之鳖的话后,它获得了关于大海的知识,它不快乐了,是否知识(或智慧)的获取是以快乐的丧失为代价的?

这个问题让我绞尽脑汁,左思右想,辗转反侧。同样,我把它抛给了学生,并补充说:

1.小孩子无知,但他无忧无虑,他是快乐的。而成人,知识变得丰富,了解到了各种天灾人祸,人世艰难,变得忧心忡忡,不快乐了。成人才会得抑郁症,而小孩子不会。

2.思想史上有个重要的命题: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苏格拉底很有智慧,但他被各种问题困扰,自然的和人世的,总是忧心忡忡,在雅典的大街上走来走去,寻找答案。而猪除了临死被捅一刀时痛苦外,一生吃了睡,睡了吃,快快乐乐。

3.我以前无知,不知道南京大屠杀和奥斯威辛集中营,不知道索马里和乌干达的战乱和饥荒,我很快乐,当我获得这些知识后,我被淋漓的鲜血、无辜者枕藉的尸体吓住了,内心无比沉重。

 

 

讨论归纳如下

针对我补充的第一点,有同学认为,小孩子无知,本应该遭受到很大的痛苦,只是因为大人的保护和庇佑,才避免了一系列痛苦。比如小孩子缺少关于火的知识,本应该被烧伤或烧死,之所以没有惨重的后果,全是因为大人的保护。一旦大人有所疏忽,小孩子就危险了。

 针对我补充的第三点,有同学认为,猪不一定是快乐,我们不是猪,我们不知道猪快乐还是痛苦,也许那只吃了睡睡了吃的猪很痛苦呢。就像大人觉得我们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比起他们缺衣少食的少年时代,多幸福啊,不应该有任何痛苦。事实上,我们没有了上一代人的痛苦,但我们有我们这一代人的痛苦。

    

关于主问题,讨论归纳如下:

1.知识带来的不一定只是痛苦,也可以是快乐。王小波认为,科学和伟大的艺术是有趣的,让人体验到思维的乐趣。

“我认为自己体验到最大快乐的时期是初进大学时,因为科学对我来说是新奇的,而且它总是逻辑完备,无懈可击,这是这个平凡的尘世上罕见的东西。与此同时,也得以了解先辈科学家的杰出智力。这就如和一位高明的棋手下棋,虽然自己总被击败,但也有机会领略妙招。在我的同学里,凡和我同等年龄、有同等经历的人,也和我有同样的体验。某些单调机械的行为,比如吃、排泄、性交,也能带来快感,但因为过于简单,不能和这样的快乐相比。艺术也能带来这样的快乐,但是必须产生于真正的大师,象牛顿、莱布尼兹、爱因斯坦那样级别的人物。”(《思维的乐趣》)

 

2.快乐是有层次之分的。有低级的肤浅的快乐,也有高级的有内涵的快乐。蛙在坎井的快乐是低级的肤浅的快乐,是伪快乐,只有到了大海里才能体验到真快乐,大快乐。有同学提出异议:谁说小小的快乐就不是真快乐了?

 

3.世上有各种各样的知识。有的知识带给人快乐,有的知识带给人痛苦。自然科学的知识往往带给人洞察世界真相的快乐。

 

4.也许知识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但它同时让我们的生命充实,丰富。我想起了穆旦的诗句“丰富的痛苦”,后来著名学者钱理群把它用作书名《丰富的痛苦》。

仿照昆德拉的说法,痛苦属于重的层面,快乐属于轻的范畴。人们往往把快乐作为正面价值,逃避痛苦。但事实上,痛苦让我们贴近大地,让我们的生命真切实在。只有快乐,轻飘飘的快乐,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远离大地和大地上的生命。痛苦也有其重要意义,不可或缺。

有个同学讲了个小故事:有个人因为车祸,丧失了痛觉,刚开始他很高兴:从此可以远离痛苦了。但有次,他跟朋友去吃烧烤时,因为没有痛觉,不小心被严重烧伤。

 

5.有无相生,没有了痛苦,也就无所谓快乐。假如世上没有了战争,我们从来不知道战争这回事,那我们不会为和平而感到快乐了。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的: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相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我们能设想一个只有快乐没有痛苦的世界吗?不能。它只在小说《美丽新世界》里存在,而那个世界很可怕。

 

     6.容易快乐对应的是容易痛苦,不容易快乐对应的是不容易痛苦。给小孩子一颗糖他会快乐半天,现在我们不像小孩子那么容易快乐,但我们也不会那么容易痛苦了,我们不会再因为得不到或失去一颗糖而痛苦半天。

    

分类:教学札记 | 阅读(1913) | 评论(5)
总:2条  1/1页 1-2 每页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