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网络谣言(二)
2015-06-20 11:24
    

案例四:

 

 

乍一看,是不是很愤怒呢?但转念一想,觉得不对劲:这么个庞然大物,断了四肢,怎么运到闹市区呢?得有大卡车吧。又怎么把骆驼从卡车上移到地上呢?得有吊车吧。不能一整天老在一个地方,得时不时换换地方吧?那大卡车大吊车得跟在乞讨者后边随时待命。得,为了乞讨几个钱,动用大卡车,大吊车,也真够下血本的。你见过动用大卡车大吊车的乞讨团伙吗?这条微博从生活常识、逻辑推理上判断应该有问题。

事实上,骆驼的小腿部分是向内对折的,所以跪着的时候看上去很像是被截掉的样子。从网上找了幅图片,供参考。

 

 

案例五:

 

答案已经在回复里了,不再赘述。大数要细算,匪夷所思的大数更要好好算算。新闻中说“怎么能说是估计出来的数字?”确实不是“估计出来的”,是拍脑袋胡编出来的。

 案例六:

 


这条微博初看就有问题,“俄人均收入从98年到08年增长了近30倍”,10年翻30多倍,怎么可能呢?亘古未有啊。

这条微博需要花点时间,因为需要查找权威数据。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数据很权威,国内的话,国家统计局较权威。

第一句话半对,我国人均收入落后于东欧各国,但要把“已”去掉,改成“曾”。事实上,我国人均收入曾长期落后于东欧各国,但这些年差距一直在缩小,并实现了对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的赶超。

后面没有一句是对的。1978年,中国人均收入是城镇是343元(人民币),农村133元(人民币),1991年城镇是1700元(人民币),农村708元(人民币)。1995年城镇是4283元(折合509美元),农村是1577元(折合187美元)。2012年城镇是24564元(折合3899美元),农村是7916元(折合1256美元)。(以上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较为保守。按照世界银行官网的数据,中国1995GNI(人均国民总收入,现价美元)是530美元,2012年是5730美元,2013年是6560美元,18年时间增长了12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陷入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人均预期寿命连年下降,各项经济指标连年负增长,2000年跌倒谷底,直到普京上台,才扭转了颓势,但一直到2007年也才赶上1991年的水平。1998年人均收入是2130美元,2000年是1710美元,20089640美元。微博中说“俄人均收入从98年到08年增长了近30倍”, 20089640美元,那意味着1998年是300多美元。脑子得多不好使才会相信一个曾经的超级大国1998年人均收入只有300多美元,月均30多美元?

至于东欧其他国家,波兰1995GNI3220美元,201212990美元。乌克兰1995920美元,20123640美元。罗马尼亚19951470美元,20128560美元。说这些国家1991年人均收入低于中国,鬼才信呢。

综合分析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从1995年到2012年,中国人均收入是增长得最快的。

伊拉克2003GNI1600美元,2012年是6070美元,似乎增长速度还不错,但我们还要考虑一个因素,伊拉克长期被西方国家实施石油禁运等制裁措施,而伊拉克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石油出口,2003年萨达姆政权倒台后,制裁才解除,伊拉克的石油才能大量出口。伊拉克的人均预期寿命从2001年的71岁降到2012年的69岁,也很能说明问题。人均预期寿命与经济发展水平、治安状况、医疗水平等密切相关。(关于外国的数据均来自世界银行官网

分类:社会评论 | 阅读(1971) | 评论(0)
如何识别网络谣言(一)
2015-06-19 19:49
    

如何识别网络谣言

按:本文撰于去年,写至一半,意兴阑珊,遂成烂尾楼。现在有暇,打算写完。

 

识别常见的网络谣言并不难,因为绝大多数谣言编造得颇为拙劣,只要具备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基本的历史知识、生活常识和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可以辨识出。若一则谣言编造得颇为用心,被骗了倒也情有可原。我也曾被个别谣言骗过,知道真相后,回过头再看,发现编得以假乱真,水平确实颇高,这倒也让人敬佩。但这种情况极少。

下面举一些典型案例说明如何识别网络谣言。必须提的一点是,文中涉及的谣言,我读完一遍后,第一反应就是:这是谣言。后来查证,往往不出所料。此处小小得意一下。

 

案例一:

 

稍具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此条微博发布的时间是2013年,2013减去77,可知范振老先生生于1936年——这位范老先生真是英明神武,1岁上战场打鬼子,真是空前绝后的壮举啊,抗日神剧都不敢这么编吧!

编造这则谣言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抹黑人民领袖毛主席和他领导的人民政府,污蔑他们迫害抗日英雄。但事实上,并没有任何一个国民党老兵因为抗日而被迫害。后来我又仔细查了一下,网络热传的晚景艰难的所谓抗战老兵,没有一个是真的,没错,一个都没有,全都是胡编的。

那些幕后团队到街上看到个要饭的老头或者到山村里看到个墙根下晒太阳的老头,搭讪后,就在他们胸前挂上从地摊上淘来的勋章,摆拍几张照片,发到网上,一个所谓的抗战老兵就华丽诞生了。

一个团队编造这些东西,仅仅是为了抹黑吗?这样也太拼了,毕竟要耗时耗力耗钱。后来我认真研究了一下来龙去脉,发现其中蕴含着一种盈利模式。在这样的帖子后面,往往会附上捐款账号,大意是,抗战老兵政府不管,咱们老百姓去管,不能让咱们的抗战老兵既流血又流泪。至于善良的大众的捐款究竟去了何处,可想而知。策划者、记者、网站和表演者具体如何分成,就非我所知了。

 

案例二:

大众和舆论对当今高等教育多有不满,这很正常,你直言批评就是了,如果能有理有据,批到点子上,大家还会很佩服你。如李零先生,就直言“大学不是养鸡场”,语言直白,火力猛烈,众人皆赞曰:说得真对。可是为了批评去造谣就不好了。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我第一反应是:这不像蔡元培的语言风格,蔡先生的文字是半文半白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二册选入了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看到没,标题里结构助词用的是“之”而不是“的”。文章第一段是:

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之进步矣。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语言古朴典雅,简洁凝练。而微博中这段话完全不像蔡先生的语言风格,更像当下公知的语言。这真的是蔡先生的话吗?

有了怀疑,就去查资料,才发现:19161226日,蔡元培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1917年才就任,怎么可能1915年就“不肯再任北京大学校长”呢?

 

  案例三:

网传:万一被歹徒挟持去提款时,倒着输入银行卡密码,这种方式会间接知会警方。如密码213516,输615312,提款机会识你是倒输密码,提款机会按要求吐出金额,但会在匪徒不知情的情下通知警方!

只要具备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就知道这不可行,如果密码是回文数字怎么办?如129921?而且被歹徒劫持,没有几个人会镇定自若,惊恐之中,怎么可能会流利地说出倒着的密码?至于前后输都一样的六位数,我向数学老师请教,得知这样的数字有1000个。

                                                             (未完待续)

分类:社会评论 | 阅读(2346) | 评论(1)
由影片《心花路放》和《黄金时代》想到的——兼谈文艺作品的评价标准问题(二)
2014-11-29 22:39
    

19211月,文学研究会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茅盾、叶圣陶、郑振铎等人。文学研究会宣称:“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工作。”简言之,“为人生而艺术”。现在,我越来越认可这种理念。归根结底,人是第一位的,生活是第一位的,所谓的艺术应是第二位的,它应为让人活得更有意义、更丰富服务,而不应是人臣服于所谓的艺术。如果艺术把人带入深渊带入陷阱,这样的艺术不要也罢。

学者邵燕君认为:80年代以来,至少在“学院派”的圈子里,处于实际强势地位的是 “文学精英集团”。这个集团的核心基本由以“语言学转型”之后的西方理论为主要资源的批评家和研究者组成,他们与纯文学杂志、出版社编辑、专注于文学形式探索的各种新潮作家一起形成了一个布迪厄所谓的“文学场”。以“回归文学自身”为旗帜,这个“文学场”宣称只遵守文学自身的原则,而在那个特殊的发展阶段,所谓“文学自身的原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以西方的文学标准为参照系的。西方的强势话语有效地支持了中国的“文学场” 在与强大的“政治场”的艰难对抗中一步步地分裂出来,但同时,其“话语权力”也对许多不够“新潮”的研究者和作家形成强大的辐射力和压制力。简言之,他们遵循的理念是“为艺术而艺术”,而艺术的标准是西方人说了算的,也就是说他们完全拜倒在西方人的文化霸权前,放弃了审美自主权。

“为人生而艺术”和“为艺术而艺术”这两种审美理念时时处在冲突中,在二十世纪前八十年里,前者占上风;后二十年里后者影响力愈来愈大,现在,显然是后者占了上风。

现在,一个作家,一部文艺作品,如果不迎合这套精英话语,不跟上剧变中的审美潮流,就会被掌握了话语权的他们有意或无意地漠视。比如路遥的呕心沥血之作《平凡的世界》,波澜壮阔,大气闳放,主人公孙少平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奋力挣扎的经历带给很多读者力量,它让人充满热情全身心地拥抱生活。从“为人生而艺术”的标准去衡量,它是极有价值的。但小说使用的是传统的现实主义,不意识流,不叙事圈套,不存在主义,不魔幻,不后现代,只是扎扎实实地讲述人的故事,表现时代的变迁,探讨人的命运,思考生活的多种可能性。虽然小说赢得了无数沉默的读者的喜爱,但文化精英们对它却极为吝啬,他们编著的文学史要么压根儿不提,要么一语带过。

而有些作品,比如《檀香刑》,艺术水准颇高,使用了很多新的艺术技法,从出版以来,评论家就不吝赞词,可它能带给读者什么呢?我前年读的,现在回忆起来,除了读时中午大太阳但仍毛骨悚然、脊背发凉的体验之外,没留下太多印记。小说不加节制地描绘暴力和酷刑,会让一些神经脆弱的读者做噩梦,同时它让人觉得人性是如此黑暗,让人对世界绝望,让人厌弃人生。但在文化精英们看来,这才叫深刻,这才是经典,这才值得捧给大众。

不仅仅是这两部作品,太多的作品存在这种问题。从一些文化精英鄙薄的大众文艺里,我受益匪浅。金庸的小说,让我明白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懂得了扶危济困,懂得了爱恨情仇。读《红岩》,读到了理想主义情怀,懂得了应“为天下人谋永福”,要有献身精神。读王朔的小说,我明白了知识分子道貌岸然大义凛然背后的猥琐、龌龊和可笑。文化精英们和文艺小清新会嘲笑这样的阅读趣味,在他们看来,这都是引车卖浆不学无术者流才读的。他们更推崇《追忆似水你年华》《百年孤独》《尤利西斯》《喧哗与躁动》《橡皮》《情人》《等待戈多》之类,读这些晦涩难明的作品显得多么有格调有品位上档次啊。但这些作品,我或者读不下去或者一头雾水,总之,收获寥寥。我想绝大部分读者也是这样的阅读体验。再有像马原的叙事圈套,当年也被评论家力捧,而今安在哉?马原的小说我很喜欢读,但他无非就是玩一种思维游戏,跟侦探小说打网游打麻将有什么区别?大众没心情跟你玩这一套,你丫哪儿凉快哪待着去吧!

为什么完全读不懂,大家还要装模作样地去读呢?无非是向文化精英及其背后的西方强势话语示好乃至投降,表示自己跟他们是一个层次的,是一伙的,从而把自己跟那些俗人分开。

为什么文化精英们热衷于吹捧那些不知所云的作品呢?很简单,他们以解读那些晦涩作品为业,为了制造很高的门槛,把妄图染指者阻挡在外,从而保卫好自己的地盘,在此基础上夺得话语权和建立审美霸权,进而谋取到现实利益。

重新审视文化精英们建构起来的这套评判标准,我深表怀疑。我总觉得文艺作品应以它对人们的影响为标准,这才是最有说服力、最有生命力的审美标准。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也不能忽视大众的评判能力。《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先是大众喜欢,在以后的审美体系剧变中,才占据了文学史的核心地段。当年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刘文典以那套腐朽的文化价值体系为依托,自以为是,心中满是傲慢与偏见,看不起沈从文。可被历史嘲笑的是刘文典,而不是沈从文。刘文典留下的只是段子,而沈从文留下的是文学经典。

以人为本,不光评判文艺作品如此,评判人文社科类的学术著作也应如此。有的作品对个体、对人类有巨大影响,比如马克思的作品,这才是光照千古的伟大经典;有的作品对文化史有影响;也有的作品只是以旁征博引卷帙浩繁晦涩难懂让人惊叹让人敬佩,适合用做谈资。在我看来,《管锥编》《柳如是别传》属于第三类,这类书给我一百万块我也不会去读,我实在找不到去读它的理由,给我个理由先。越过冗杂的材料,繁琐的考证,去了解一个名妓的生平和精神,花的代价也太大了吧。从中领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不读我也知道人要有这些品质。

当然我不是说作家艺术家学者一定要迎合大众。我只是说大众的判断力不一定差,文化精英们的判断力不一定高。

 

 

分类:社会评论 | 阅读(1641) | 评论(2)
由影片《心花路放》和《黄金时代》想到的——兼谈文艺作品的评价标准问题(一)
2014-11-26 23:12
    

由影片《心花路放》和《黄金时代》想到的

——兼谈文艺作品的评价标准问题

  宁浩、黄渤和徐峥堪称影坛黄金搭档,拍的虽是商业片,却有足够的诚意:故事编织得合理细密,注意前后照应;人物性格丰富,变化有迹可循;注重细节;有足够的包袱和笑点,不闷,观影体验颇佳;又在片中揉入了一些导演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让观众在开怀大笑后有所思。在烂片充斥的中国电影市场上,凭借这些元素,宁浩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票房神话,新片《心花路放》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15亿。

影片的情节是:五年前,黄渤是个歌手,袁泉是个文艺女青年,两人在大理邂逅,一见如故,走到了一起。五年后,黄渤是个二手音响器材店老板,日子过得窘迫无奈,于是袁泉跟了高富帅李晨。黄渤难以割舍,但袁泉去意已绝。黄渤想放下,但哪有那么容易放下?失魂落魄的黄渤跟着老友徐峥踏上了猎艳之旅,一路向西,遇到了杀马特、女同性恋、性工作者、黑社会、酒吧老板等形形色色的人,演出了一系列或阴差阳错或让人啼笑皆非或让人哄堂大笑的故事,同时抖出了各种或荤或素的包袱。

《心花路放》在表面的三俗、搞笑背后讲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影片的主题其实是曾经的文艺青年面对日常生活时的失败:文艺浪漫抵不过平窘迫生活的消磨,抗不住优裕生活的诱惑。终有一天,你的女神会离开你的自行车,钻进宝马里。

黄渤一出场,沉闷没趣,暴躁,不可理喻:这是婚后五年的黄渤。而先前他是一个流浪歌手,健谈,幽默,开朗。——前后的巨大反差恰恰证明了艰难的生活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了一个人。

袁泉是文艺女青年,她爱文艺,爱浪漫,爱宠物,彼时的黄渤恰恰具备这些特质,所以她跟了黄渤。当黄渤跟她结婚后,为了养家糊口,而不再文艺不再浪漫时,她义无反顾地离开了黄渤,事后还说不是因为钱,其实就是因为钱。文艺是需要钱的,制造浪漫更需要钱。文艺小清新们追捧前者,却喜欢否定后者。就像他们喜欢清新淡雅的荷花,却不喜欢污泥一样,觉得污泥浊臭逼人。其实没了污泥,荷花也不会存在。

影片让人想起胡适的剧本《终身大事》和鲁迅的小说《伤逝》。《终身大事》的主题是追求婚姻自由,反对包办婚礼。女主角经过一番抗争,推开大门,冲出旧家庭,坐进了男主角的汽车,离开,剧终。真是皆大欢喜。是啊,如果浪漫歌手黄渤有个玛莎拉蒂,有个爱琴海的别墅,可以时不时去巴黎伦敦罗马马尔代夫度假,袁泉还会离开他吗?一切还是问题啊?实际上,胡适回避了最尖锐最实际的问题:冲出旧家庭的年轻人以什么谋生?爱情、自由真的能当饭吃吗?面对生活的压力,他们靠什么撑下去?

不过没办法,胡适的思想就到这个层次。顺带说一句,胡适被今天的某些人捧为大师,可想而知,现在的“大师”有多么廉价!胡适思考抵达的地方,恰是鲁迅思考的起点。鲁迅沉思的结果就是小说《伤逝》和杂文《娜拉走后怎样》。

《伤逝》中,子君和涓生为了爱情,选择了背叛旧家庭,在外赁屋生活,日子一日比一日窘迫,所有的柔情蜜意烟消云散,所有的勇气荡然无存,涓生选择了放弃,子君回家,不久死去,涓生终日生活在悔恨中。这就是冷酷的现实。

没有被玫瑰色的梦遮住眼睛,鲁迅清醒地指出:

她(娜拉)除了觉醒的心以外,还带了什么去?倘只有一条像诸君一样的紫红的绒绳的围巾,那可是无论宽到二尺或三尺,也完全是不中用。她还须更富有,提包里有准备,直白地说,就是要有钱。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

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娜拉走后怎样》)

《心花路放》跟鲁迅的小说异曲同工,我从中读出了一个世纪来不变的主题。在我眼中,影片大俗大雅,就像王朔的小说。影片有着丰富的构成元素,每个观众都可以从中看出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

想起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影片长达三小时,沉闷,情节缺少起伏,主人公是普通观众并不熟悉的萧红,叙述方式特先锋,普通观众不懂得该如何观看这部影片,票房惨败也就不难预料了。后来我在网上看了一会儿,开头萧红的魂灵自述身世一段就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硬撑着往下看,实在看不下去,庆幸没去影院受折磨。

另外,作为萧红的粉丝,首先我对汤唯有偏见,我觉得她不是我心目中的萧红,精神气息完全不对路。其次,我更愿意去读萧红的小说和散文,感受生死场的“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领略呼兰河畔的风土人情,倾听她笔下须眉毕现的鲁迅先生的謦欬

就影片的叙述方式,网友“周冲”说:

和纪录片一样,伪纪录片《黄金时代》也用了大量亲友访谈、史料式镜头、信件复述、人物自述等纪录片摄影手法,构建事件,试图以假乱真。但亲历者和回忆者都是演员,创作方式又是剧情片的,搬演、再现、仿拟甚至虚构,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往往一段情节正在行进,忽然卡住,然后不知打哪冒出一人,闯入镜头,木着脸,开始评述那年那月那女人,硬生生把你拉出戏。妈蛋,这就是典型的不好好说事,与能力无关,与诚意有染。    

此言甚是。有人问,难道它没有可取之处吗?当然有,但既然你选择了表达自己,选择了所谓的艺术,就不要奢望大众买账。大众没有义务陪着你玩深沉。

分类:社会评论 | 阅读(1606) | 评论(2)
两份名单的背后
2014-04-21 19:17
    

两份名单的背后

一日,在图书馆闲翻报刊,无意中瞥见《参考消息》(2014412日)上有一篇对刘亚洲将军的专访,有一段话引发了我的思考。为防断章取义,具引如下:

 

刘亚洲:梁启超说:“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日本自然资源实在匮乏,所以就最大限度开发人的资源。明治维新时是这样,今天也是这样。它首先抓的是对人的教育。这里说的教育指的是“欧化”后的新式教育,它完全不同于日本“唐化”后的旧式教育。甲午战争10年后,日本又打赢了日俄战争。日本天皇说,赢了这场战争,他最应当感谢的是日本的小学教师,因为日本士兵绝大多数都受过小学教育,而沙俄士兵则大多数是文盲。教育的革命带来了思想的革命。军队是更需要思想的。对一支军队而言,思想才是真正的杀手锏。红军就是一支有思想的军队,所以它战无不胜。

    记者:相比之下,清军就差多了。

    刘亚洲:清朝的教育是中国历史上最差的教育。有个国家领导人在一次会议上拿出两份清朝的名单,它们是收藏在国家图书馆的。第一个名单上的人是傅以渐、王式丹、林召堂、刘子壮、陈沅(李按:微博通行版本为毕沅)、刘春霖……第二个名单上的人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袁世凯。第一份名单上的人都是清朝的状元,第二份名单上的人都是清朝的落第秀才。这两份名单最能说明教育的问题。

 

刘亚洲何许人也?红二代,武汉大学英文系毕业,曾为军旅作家,善写情节跌宕起伏、真假难辨的报告文学,因才华横溢赢得了前国家主席李先念的女儿的青睐,二人结为连理,刘遂获超擢,后任国防大学政委,空军上将。因好谈大战略(按:我曾拜读过,特点是好称引地摊文学,史实硬伤不胜枚举),被誉为“军中赵括。”此为题外话,兹不赘述。

 

初读此名单,确实震撼。第一念头是:清朝选拔人才的方式有问题。我在网上搜了一下评价,绝大部分人停留在这个层次。

再仔细一看名单,我疑窦丛生:黄宗羲、顾炎武作为明王朝的遗民,从未参加过清朝的科举考试,何来“清朝的落第秀才”之说?

再查史料:

 

顾炎武:参加过明代的科举考试,14岁即中秀才。入清后无意仕进,四处奔走,结交天下豪杰,以反清复明。

李渔:18岁补博士弟子员,在明代中过秀才,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和指导戏剧演出。

吴敬梓:13岁丧母,14岁随父至赣榆任所。少时有文名,他“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23岁考取秀才。

蒲松龄:19岁时参加县府的考试,县、府、道试均夺得第一名,取中秀才,受到山东学政施闰章奖誉,“名藉藉诸生间”。

 

落第秀才的那个名单硬伤太多了。我更好奇的是:前一份名单中的状元真的都一事无成吗?于是想查查,不查不要紧,一查吓一跳。

傅以渐:清顺治三年(1646年)一甲一名进士,为清朝开国后第一位状元,授弘文院修撰。历官国史院侍讲(顺治八年)、左庶子(九年)、秘书院侍讲学士、少詹事、国史院学士(十年)。1655年因“条上安民三事”,获得顺治赏识,加太子太保,改国史院文学士。先后担任《明史》、《太宗实录》纂修,以及太祖、太宗圣训并通鉴总裁。又被指派作《资政要览后序》,撰《内则衍义》,复核《赋役全书》。顺治十五年,和学士李一起主持会试。不久,加少保,改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傅以渐官至一品又加封太子少保,成为封建皇朝中极其少见的“超一品”官员。后不断上书请求退休,回归故里。

 

毕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摆陕西按察使。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擢陕西布政使。历任陕西、甘肃、河南巡抚等,官至湖广总督。

毕沅本人好学不倦,为官时仍主持编纂《续资治通鉴》,并资助周震荣、章学诚编撰《史籍考》,毕沅还亲校宋敏求《长安志》,重刻《三辅黄图》。在陕西又著有《关中金石记》,在河南著《中州金石记》,在湖北总督任聘用严观著《湖北金石诗》,在山东与阮元合著《山左金石志》。

 

 

刘春霖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为庆祝慈禧太后七旬寿辰特设甲辰恩科,被拔为进士第一甲第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905年(一说1906年,一说1907年)与同科进士商衍鎏(探花)、谭延、沈钧儒等往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深造。1907年(一说1909年,但有存世家书证明,1908年刘已回国任职[3])回国,历任直隶咨议局(后改顺直咨议局)议员,资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直隶高等学堂提调和保定北洋女子师范学校监督等职。

辛亥革命后,刘出任中华民国总统府内史,历任直隶高等学堂监督(校长)、中央农事试验场场长、直隶教育厅长等。曾主持孔子大成节典礼。1928年后辞官,寓居北平、天津。曾拒绝郑孝胥、王揖唐等汉奸的拉拢。1942118日心脏病突发去世(一说1944年)。

曾经营书局业务,创办天津的直隶书局和群玉山房。另在北京参与筹办燕冀中学,有男校女校,知名。1933年夏黄河决口,参与组织成立了“河北省移民协会”,赈灾救济。

 

唐人章碣诗曰:“坑灰未冷山东乱,原来刘项不读书。”读书与建功立业确实没直接关系,而且优秀的文学思想确实比功名利禄流传更长久,影响更深远。也许多年后,大家还会记得海子的诗,但不会记得总理李克强、富豪马云是谁,更不会知道所谓空军上将刘亚洲是哪根葱。有次课上,我提到前总理李鹏,已经没有同学知道了,我感慨不已:这才过去十几年啊。但这能说明内阁大学士、尚书、巡抚、总督、厅长都不是人才吗?难道只有声名流传至今的小说家、戏剧家才是人才?

科举考试是为了选拔戏剧家和小说家吗?显然不是。谈论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一个惯常的误会需要消除,那就是,在本质上,这是一个文官选拔制度,而不是文学创作才华和经典阐释能力的考查制度。那么它选出了符合它要求的人才了吗?答案是肯定的。

 

文中资料来自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真伪无法保证,容我有时间,再去查阅一手资料。

 

 

分类:社会评论 | 阅读(1836) | 评论(3)
由所谓的“高考状元没有出顶尖人才”的新闻想起的
2013-06-05 11:11
    

             

                由所谓的“高考状元没有出顶尖人才”的新闻想起的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总有一则很吸引眼球的新闻流传,就是所谓的“高考状元没有出顶尖人才”。很多时评家为此义愤填膺、滔滔不绝地批判现行教育制度和大学培养模式。其实这则新闻不过是个噱头,借以吸引眼球罢了(现在的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制造了数不清的假新闻),经不起推敲。

 

(新闻节选)

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很关心状元们的去向,曾专门调研过云南近10年来的22名“高考状元”和奥赛获奖者,尤其关注他们毕业后的现状。可令他吃惊的是,这些“状元”、大奖获得者,在各自的事业上几乎都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与当初人们对状元的预期相差甚远。除此之外,罗崇敏还查阅了1977年到 200932年来全国的124名高考状元,“他们一个都没有成为所从事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

 

分析如下:

样本数量太少。一项调查,如果样本数量太少,就无法说明任何问题。样本数量越多,越有代表性,调查结果就越接近真实情况。恢复高考35年,每个省级行政区文理高考状元各1人,除掉港澳,共32个省级行政区,高考状元总数是2240人。实际上,有些省如广东省每年的高考状元远远不止两人。而本项调查样本只有124人,说服力可想而知。

 

 对尖子生情况了解较多的人都知道,每个省前一百名甚至前一千名,差距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大。谁成为高考状元,跟临场状态、运气等等有很大关系。(我觉得北大清华争夺高考状元的行为很无聊。)所以要想了解高考考查的有效性和大学教育的意义,不应该只调查高考状元的现状,应该调查前一千名,至少前一百名。

 

当年批判科举制度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历朝状元没有出过人才。这当然不符合实际,状元里出过很多人才,如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南宋抗元领袖文天祥、晚清大实业家张謇、两朝帝师翁同龢。问题的关键还不在这里。要评价科举制度的得失,仅仅将视线投注在状元上就不对,要看进士们的成就。事实上,这十万进士里的大政治家、大文学家、大思想家不胜枚举。白居易、小李杜、唐宋八大家皆为进士出身。张居正、王阳明、曾国藩、张之洞皆为进士。(中国科举制度的得失可参阅余秋雨的《十万进士》)

 

即使样本没有问题,又能说明什么呢?

“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很关心状元们的去向,曾专门调研过云南近10年来的22名“高考状元”和奥赛获奖者,尤其关注他们毕业后的现状。可令他吃惊的是,这些“状元”、大奖获得者,在各自的事业上几乎都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与当初人们对状元的预期相差甚远。”  

看到这段时,我彻底无语了。这22位同学,要花4年时间接受大学教育,有的可能还要接受3年研究生教育,也就是说参加工作时间最长的也不过6年,有的还没毕业,要他们成为行业领军人物,可能吗?不要说他们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就是官二代、富二代坐直升机也没那么快啊。

历年高考状元的年龄目前多在2050岁之间,平均年龄也就35岁上下,最大的也不多50岁出头,最小的还在大学读书。我不知道多少行业的顶尖人才是三四十岁居多,我知道的是中科院院士的平均年龄是72岁。假以时日,这些高考状元有成大器者,也未尝可知。等这些人都故去了,再盖棺论定也不迟。某些人,太急功近利了。

 

我对所谓“顶尖人才”的标准也有疑问。什么样的人才算顶尖人才呢?这些状元里,从事学术的,在国内的有复旦大学教授、南京大学教授、武汉大学教授、中科院的博导,国外的有日内瓦大学教授、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从商的有顶级投行经理,高科技企业CEO,从政的有厅局级领导。如果说搞学术就要得诺贝尔奖,从商就要像比尔·盖茨那样有钱,从政就要做到总书记,那这群人里确实没有顶尖人才。整个中国也没有几个。

 

能否成为顶尖人才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时代变迁、家庭背景、机遇、性格等等,而高考考查的仅仅是知识和智商。在中国,连云南省教育厅罗崇敏这样的党校毕业生、脑子显然不太灵光的人都可以做厅长,说明在中国并不是有学识就可以发展顺畅的,没学识就不能平步青云的,更可能的情况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他们没有成为顶尖人才也就可以理解了。

 

 

分类:社会评论 | 阅读(1693) | 评论(0)
一些常被误当成科学知识传播的寓言和童话
2013-05-15 18:12
    

一些常被误当成科学知识传播的寓言和童话

按:语文试题的命题者特别喜欢用这类故事。

 

寓言一; 老鹰是寿命最长的鸟,可以活到七十岁。当它活到四十岁时,喙、爪子、羽毛都已经老化,这时它必须飞到悬崖上,用岩石把喙敲掉,让新的喙长出来,把指甲拔掉,让新的爪子长出来,把羽毛拔掉,让新的羽毛长出来,五个月以后才可以重新飞翔。这样它可以再活三十年。

寓言二: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青蛙直接放到热水里面,青蛙就跳出来了;而把青蛙放到凉水里面慢慢加热,青蛙就不会跳出来,直到被煮死。

寓言三:【鲶鱼效应】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童话四:沈石溪的《斑羚飞渡》

寓言一; 老鹰是寿命最长的鸟,可以活到七十岁。当它活到四十岁时,喙、爪子、羽毛都已经老化,这时它必须飞到悬崖上,用岩石把喙敲掉,让新的喙长出来,把指甲拔掉,让新的爪子长出来,把羽毛拔掉,让新的羽毛长出来,五个月以后才可以重新飞翔。这样它可以再活三十年。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83/

真相: 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励志故事,据说还有人拍摄了相关视频,要想了解它的真假,不妨先搞清楚这里所讲的鹰到底是什么。

果壳谣言粉碎员找到了这个传说的英文版本,题目是rebirth of the eagleeagle的重生)。不过,请注意,实际上将eagle这个词翻译成并不确切,正确的译法是。雕和鹰两类鸟都属于鹰科(Accipitridae),但是雕属于鵟亚科(Buteoninae),鹰则属于鹰亚科(Accipitrinae)。这么说来,这个故事里的,其实并不是鹰。顺便说一句,附属视频里展示的鸟,正是一只白头海雕,美国的国鸟。

接下来,雕到底是不是寿命最长的鸟呢?

野生的白头海雕最长寿记录是21年零11个月,人工驯养的就长得多,能活到48年。这是因为,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动物刚刚露出老态就死于非命了。不过,无论如何雕都活不到70岁。 另外,已知最长寿的鸟并不是雕。野生的黑背信天翁有活到59岁的,动物园饲养的安第斯神鹰能活到80岁,据说有一只叫查理的蓝黄金刚鹦鹉,活到了111岁,但结果欠可靠。

那么,重生的这一套自虐式行为(?)到底可不可行呢? 鸟类更换羽毛倒不是什么新鲜事。它们实际上经常脱换羽毛,主要是在繁殖期,所以很多鸟类都有繁殖羽和非繁殖羽两种外观。而爪尖则是角质的,跟我们的指甲一样。指甲掉了,也可以再长出来。 那么喙又如何呢?光溜溜的鸟喙从毛茸茸的鸟头上伸出来,看起来像一个奇怪的独立零件,其实它属于头骨的一部分。这是金雕的头骨,可以看出鸟喙和头骨是相连的。

另外,喙也不是毫无知觉的。鸟喙的表面覆盖着一层指甲一样的角质,下面则是敏感软弱的组织,类似人指甲底下的活肉,再下面就是骨头。如果有东西穿透了这层角质,鸟类也会感觉非常疼痛。有些工业化养鸡场为了避免鸡只打架,彼此伤害造成损失,会把鸡的喙尖切掉。一些动物保护组织认为这是残忍的。 由此可知,如果雕真的把喙敲掉,就相当于我们把上下颌砸掉,连骨头带肉,血光四飞——太可怕了,果壳谣言粉碎员强烈认为少儿不宜的说。

另外,在重生的五个月中,不是爪子没长出来,就是嘴没长好,要不然就是羽毛不全没法飞——不能捕食,雕吃什么呢?五个月不吃饭,代谢缓慢的爬行类(如乌龟)还能扛得住,鸟类可是新陈代谢很快的动物,必饿死无疑。

结论:流言破解。 老鹰的重生……啊不,雕的重生只是个传说,根本就不可能。

寓言二: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青蛙直接放到热水里面,青蛙就跳出来了;而把青蛙放到凉水里面慢慢加热,青蛙就不会跳出来,直到被煮死。

 

http://www.guokr.com/article/16846/

真相: 青蛙放到沸腾的开水里面肯定会被烫死的。水沸腾差不多要100度,加上水蒸气,造成的烫伤是很严重的。青蛙在进入沸水的过程中造成的烫伤,应该足够让青蛙丧失运动的能力了,自然就跳不出来。我估计这一点应该没有什么人会有疑问。不过要是说把青蛙放到热水里面可能跳出来呢,也应该是可信的。总应该存在一个水的温度,既不会造成对青蛙的严重烫伤而影响其运动能力,也会让青蛙感觉到不舒服,于是决定离开,也就是跳了出来。当然只在这里推测没多大意思,最好还是看看实验结果。

你别说,还真有人做煮青蛙的实验。不过做的不是把青蛙放到热水里面,而是放到冷水里面加热,也就是这个故事的第二部分。慢慢加热青蛙,青蛙究竟会跳出来,还是死在里面呢?做这个实验的,是奥克拉何马大学的动物学教授霍奇森。霍奇森研究的是不同种类的两栖类对温度的反应。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两栖类是冷血动物,也是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着环境的温度进行调整。霍奇森研究的,就是两栖类可以耐受的最高温度是多少。你看看,科学家总是会给一些稀奇古怪的实验找一些听起来很科学的借口。霍奇森选定的加热速率,是每分钟2华氏度,也就是差不多1.1摄氏度。霍奇森发现,到了一定温度以后,青蛙会开始躁动不安,试图逃离这个环境,如果装载的容器允许,青蛙还是会跳出来的。基于此,霍奇森宣布,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是错误的。

 

寓言三:【鲶鱼效应】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http://www.stdaily.com/oldweb/gb/stlifedaily/2009-04/04/content_926145.htm

真相

有一本书名为《鲇鱼效应》,有人把它列入《改变人类生活的18条法则》。许多学术论文里讨论“鲇鱼效应”,对它推崇备至。有20多万个中文网页讲到“鲇鱼效应”。

  “它符合现代管理的原则,”一篇赞同“鲇鱼效应”(或称鲶鱼效应)的典型论文写道:“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

  “鲇鱼效应”的爱好者们听到的是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挪威人出海捕沙丁鱼,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会死掉。只有一位挪威船长能带回鲜活的沙丁鱼,但拒绝透露诀窍。他死后,人们发现了这个秘密———原来装沙丁鱼的舱里放了一条鲇鱼。鲇鱼四处乱窜,让沙丁鱼不得安生。这样沙丁鱼就能保持活力了。

  由此引申出的管理学思想是:引进一个外来的人才,制造一种紧张气氛,原本缺乏新鲜感和活力的企业就能焕发生机。据说,这种效应已经成为管理学的经典之一。

  放进一条鲇鱼,让整个鱼群提高警惕,似乎是个好主意。问题是:挪威人真的有此独门秘笈吗?

  记者向挪威最大的沙丁鱼捕捞公司“奥斯卡国王”去函求证。得到的回复是“没听说过”。

  既然挪威人未闻此道,也许是别国渔民的绝招吧?但中科院动物所的鱼类专家张春光不这么认为:“依我个人之见,实际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应该很难发生,在我国也没有听说过。”

  “我还没见过人工养殖的、活着的、海洋生活的鲇类。”张春光说,“鲇形目鱼类绝大部分在淡水生活,只有海鲇、鳗尾鲇等极少种类生活在海里,多出现在近海或沿岸海域,很少远离海岸生活,且离水后会很快死亡。”

  既然淡水鱼没法和海水鱼共处一室,“鲇鱼效应”又从何谈起?这个众口一辞的故事来自哪里呢?

  可查到的大陆的中文期刊里,最早提到“鲇鱼效应”的文章刊登于1990年的《经济•社会》。文章里讲到:“日本公司的用人之道近年来成为各国企业家竞相研究的课题……三泽之家公司老板兼总经理三泽千代治的办法是采用‘鲶鱼效应’。”

  记者没有联系到三泽先生,但日本书刊提到“鲇鱼和沙丁鱼”故事时,都表明是引用三泽的说法。而这些文章大多会提到:鲇鱼的故事仅仅是寓言或虚构。

  由此可见,很可能是三泽本人否认了故事的真实性。但从引入中国后,鲇鱼与沙丁鱼的传奇却弄假成真。

  事实上,虽然鲇鱼的故事在日本也有引用。但“鲇鱼效应”这个词仅见于汉语文章。著名网络辞典维基百科对“鲇鱼效应”的定义中提到:“准确出处未知。英语文本中很少见此讨论,但在中文文本中被广泛引用和讨论。”的确,除了译自中文的英文书籍外,记者无法搜索到任何提及“鲇鱼效应”的英文文档。

同样,在“鲇鱼的祖国”日本,也几乎没有任何讨论“鲇鱼效应”的网页。只有一位叫Ramla的日本网友在博客里提到了这个词。他告诉记者是从中国人那里知道这个词的。

 

 

童话四:斑羚飞渡是梦一场

http://www.guokr.com/article/49750/

引子

外甥女像我一样喜欢沾花惹草招猫逗狗热爱自然。有天她突然拿着课本来考我:你说斑羚会飞嘛?

我歪头看她:又不是蝙蝠,鼯鼠,当然不会。

可是斑羚会飞诶,就像马戏团里的空中飞人那样,她脸上闪过一丝得逞后的坏笑,又叹了口气:不过也是迫不得已。

什么什么呀!?我瞬间凌乱了。

原来她说的是教材里收录的动物小说,名叫《斑羚飞渡》,讲一大群斑羚被猎人逼到悬崖边,在头羊的组织下,小羚羊踩着老羚羊的背跳到悬崖对岸逃生,老羚羊却为此甘心坠崖。

讲着讲着她声音就高了:动物们不仅可爱,聪明,还很伟大啊,人类太自私了!

喂喂,你这儿哪儿学的啊,你妈白疼你了我试图提醒她,斑羚不可能这么做。

这是作者亲眼看见的,你见过斑羚吗?她不忿,

我有点气短:呃,只见过斑羚屎,不过让我给你讲讲斑羚是怎么回事儿。

斑羚属

羚是一类长的像山羊又像羚羊的牛科BOVIDAE动物。有些地区的人会叫它们是野山羊,但它们比真正的野山羊体型小不少,是北美雪羊和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大块头山羊——麝牛的兄弟。据说命名人起名时,原打算根据生活环境和形象叫他们为丛林里的( nemoris )小山羊( haedus ),但不小心犯了个拼写错误,就成了现在的 Naemorhedus 了,不过叫 Nemorhaedus 也是可以的。

人们曾经认为有四种斑羚:被列入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斑羚 N. goral ,也叫喜马拉雅斑羚;列入一级重点保护的赤斑羚 N. baileyi cranbrooki ,也叫西藏斑羚,是红斑羚 N. baileyi 的亚种之一;长尾斑羚 N. caudatusy ,也叫西伯利亚斑羚;灰斑羚 N. griseus 或称川西斑羚,后来被归入了长尾斑羚成为它的一个亚种。因为被捕猎,以及所生活的丛林受到破坏,在过去几十年中,斑羚们的数量快速下降。为避免这类动物灭绝,人们将它们列入了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I ,严禁国际贸易。最近的研究将原先的鬣羚属 Capricornis 三个物种并入斑羚属,包括苏门羚 N. sumatraensis ,台湾髭羚 N. swinhoei 和日本髭羚 N. crispus

那么发生在《斑羚飞渡》中的会是哪种斑羚呢?

突破口:戛洛山

斑羚们的毛色从灰到棕黄到红褐色变化多样,仅凭故事中描述的毛色深棕的公羚,或灰黑色的母斑羚很难确认到底是哪个物种。还好除了长尾斑羚以外,另外两种斑羚的分布都比较狭窄。但刚好又在南亚、东南亚和我国与之交界的地区。想知道会飞的是那种斑羚,必须要知道故事的发生地戛洛山在哪里。

《斑羚飞渡》的作者沈石溪老师曾说,戛洛山就在他住的曼广弄寨子背面,但曼广弄又在哪里呢?

据记载,沈老师当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混区曼谷大队曼广弄傣族村寨插队。在如今的地图上,已经找不到曼谷大队和曼广弄的名字。勐海县勐混镇只有一个发音上有些相似的曼广龙(竜)自然村属于曼国(果)村管辖。曼广龙村坐落在平坝子上,离勐混镇只有3公里多一点,是个热闹的农业村[5]。在曼广龙村南边直线距离大约20公里外,是出现在沈老师另外一篇小说《保姆蟒》中的布朗山,但戛洛山却杳无踪迹。时光荏苒,地名变更已不可考,还好可以大致确认,这座传说中的戛洛山应该在勐海县境内。

目标锁定:灰斑羚

随着人们对野生动物加深了解,一些过去动物资源考察和记录中的亚种归属争议以及误认问题也逐步呈现出来。比如我国在很多地方都曾记录有斑羚 N. goral ,但实际上这个种就像它另一个俗称喜马拉雅斑羚一样,只是沿着东西方向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南北坡(下图为斑羚的实际分布示意图),在我国其它地区,包括西双版纳都没有分布。

西双版纳勐海县位于中缅边境的中方境内。如果从较大的地理尺度看,中国和缅甸都有红斑羚 N. baileyi 和长尾斑羚 N. caudatus 分布。看细些就会发现,红斑羚只分布在缅甸西北地区,对应的是我国云南怒江州和西藏察隅县一带。因此分布在西双版纳,沈石溪老师笔下的斑羚,就只能是长尾斑羚 N. caudatusy ,而且极有可能是它的亚种灰斑羚 N. c. griseus 了。灰斑羚个头不大,体长大约一米,而肩高只有半米左右。它们头顶长着匕首似的短角,在野外不大容易区分性别。如果没有意外情况,它们灰斑羚群:我们是小群体

灰斑羚栖息在亚热带丛林山区,经常在密林间的台地和峭壁边活动,啃食青草、树叶和嫩芽。借助灰褐的体色,它们隐蔽在崖石旁、岩洞或丛竹间的小道上。斑羚擅于攀岩,60度,甚至更陡的山坡都难不住它们。在悬崖活动时,它们主要靠之字形的小步跳上下山。

和人们常见的山羊、岩羊或者羚羊这些动物不同,生活在郁密丛林里的斑羚和鬣羚并不聚成大群。斑羚在林地里的分布非常稀疏,在泰国Om-Koi野生物避难所这个有效保护的山区里,灰斑羚的密度大致只有每平方公里5头左右,在当地记录到最大的一群,只有8头成年斑羚和2头小羊[8],在印度,最大的灰斑羚群也未超过11头。

灰斑羚,尤其是雄性灰斑羚,经常会单独活动。有时候,主要是在发情期的秋末冬初,它们才会和几头雌羊一起聚集成临时的小繁殖群体。但随着年龄增长,一些雄性灰斑羚可能再也不去参加繁殖性的聚集,而任由自己在林中游荡,孤独终老。在灰斑羚这种个体间缺乏社群联系的动物中,集体几乎是个不存在的概念。斑羚平常会在自己确认的大约20公顷林地领域中活动;成年雄性只管练单儿,与其它雄性老死不相往来;发情时,要是遇见同性,往往就是一场恶斗。群体的唯一纽带是雌羚。幼羚在成年前会跟在母兽身边,雄羚在发情期会围着雌羚守护难得的交配机会。

了解了斑羚的日常习性你就会明白,在现实中,灰斑羚包括其它几种斑羚都不可能存在《斑羚飞渡》中所描述的七八十头的群体,老雄羚不会出现在群中,更不可能存在号令众人一言九鼎的头羊。而且对于这些日常根本没有组织没有纪律的动物,你会预见它们在穷途末路时相互关照么?

你记得小说结尾那头走上彩虹的头羊吧?我终于抓住重点。

是呀,上课时我就奇怪呢,彩虹哪能当桥?敢情这故事本来就是假的?外甥女恍然大悟,那为什么老师们还当真事儿似的!我们都不是小孩儿了,干嘛拿这蒙人啊?

算童话吧,我赶紧安慰她,不是为了提倡集体主义价值观么。

集体主义,那真的有谁可以这样牺牲嘛?

动物里是有利他行为,不过和这个故事里讲的不太一样我脑海中忽然呈现出几个公式,赶紧摇摇头把它们甩掉了。

分类:社会评论 | 阅读(1625) | 评论(0)
简体字没道理吗?
2013-01-28 21:41
    

讲《优美的汉字》,简单讲了汉字的起源、发展史、字体、构成等等,并评析了某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恢复繁体字的脑残提案。这些连简化字都认不了一箩筐的唱歌的、跳舞的、打篮球的、演小品的、经商的最热衷于恢复繁体字。注意,没有一个语言学家参与其中,原因很简单:这事太不靠谱了。    

 

学过语言学概论或语言发展史的人都清楚,汉字的基本演变规律是由繁入简。汉字的简化不是一天两天的短暂过程,而是从甲骨文产生以来就开始自然简化,这个漫长的过程持续了三千多年。作为一项运动,从晚清发轫,到1956年公布简化字表,也用了半个多世纪。它凝聚了无数顶尖语言学家的心血,每一个简化字都可以从文字学和训诂学上找到依据。

 

 在繁简字争论中,那些认识一大堆甲骨文、金文、大小篆文的顶尖语言学家,如裘锡圭、王宁等,都是支持简体字的,这很能说明问题。

 

当然有极少数的简化字存在学理上的问题,可以做局部的调整。但绝对没必要全盘恢复繁体字。总之,在学理上,简化字很有依据。

 

简体字更重要的意义体现文化教育的普及上。1949年之前的三千多年里,中国人的识字率一直没超过百分之五,绝大多数人是文盲。这种现象除了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战乱频仍等等有关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繁体字的笔画太复杂了,太难学了。鲁迅先生说:“我们中国的文字,对于大众,除了身分,经济这些限制之外,却还要加上一条高门槛:难。单是这条门槛,倘不费他十来年工夫,就不容易跨过。”(《门外文谈》)“不但劳苦大众没有学习和学会的可能,就是有钱有势的特权阶级,费时一二十年,终于学不会的也多得很。”(《关于新文字》)

 

现在很多媒体记者缺少基本的文化素养,热衷于传播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借以吸引眼球。在简体字问题上也是如此。而那些学养深厚的语言学家在幽静的书斋里自得其乐,很少在大众媒体上发言,导致的结果就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一些无知肤浅的言论在网络上大行其道,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我希望那些提倡繁体字的人们在胡说八道前了解一些常识,否则会惹人耻笑的。鲁迅先生说:“最近,宣传古文的好处的教授,竟将古文的句子也点错了,就是一个证据——他自己也没有懂。不过他们可以装作懂得的样子,来胡说八道,欺骗不明真相的人。”(《关于新文字》)鲁迅先生慧眼如炬,用如椽大笔写出了那些提倡古文的人们的无知。其实今天提倡繁体字的人们也是这样无知。

                                                   1112日写

                                                   128日补充

 

参考资料
1
。鲁迅:《且介亭杂文》的《门外文谈》《关于新文字》等篇章;

2拨乱反正的简体字表(至),顺便说说如何看待简化字(代前言)——纪念简化字方案颁布57周年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305bff010168zq.html

 

补记:其实最权威的资料是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的《文字学概要》,可惜手头无书。

 

分类:社会评论 | 阅读(1921) | 评论(3)
剑桥、牛津是私立的吗?
2013-01-19 16:04
    

剑桥、牛津是私立的吗?

跟人聊天时,有时会谈及高等教育问题,我发现有一个很普遍的误会,就是很多人认为国外一流大学多为私立,国内大学多为公立,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效率低,所以不够好。顺理成章,为了跟世界接轨,争创世界一流,中国大学也得私有化。很多媒体也是这样鼓噪的。那么事实如何呢?

 

事实上,国外一流大学绝大多数为公立学校。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是公立大学。德国的洪堡大学、哥廷根大学、海德堡大学、莱比锡大学、亚琛工业大学等等名校都是公立大学(德国排名前二十的都是公立大学)。法国的巴黎十一大、巴黎九大、巴黎高师等名校都是公立大学(法国排前三十名的大学基本都是公立大学)。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名校等都是公立的。日本的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等是公立大学(最有名的私立大学早稻田大学连前十名都排不进去)。……中国台湾排名前十的大学如台湾大学等都是公立大学,。中国香港的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大也都是公立大学。 

 

也许只有美国是例外。在各类排行榜中,美国排名前十的大学基本是私立大学。很多人所谓的“跟世界接轨”其实就是跟美国接轨,他们认为,既然美国顶尖大学都是私立大学,那就证明私立大学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表面上看似乎也有道理。但如果将尺度放得更大些,就会发现情况有所不同。美国共有248所能授予博士学位的全国性大学,有162所是公立大学,占65%。126所美国顶尖大学中,有64所是公立大学,占51%。也就是说,即使在美国,公立大学也能够跟私立大学分庭抗礼,而非私立大学一枝独秀。

分类:社会评论 | 阅读(1781) | 评论(0)
莫言获奖了!真让人激动和感慨
2012-10-11 19:08
    

莫言是我很喜欢的当代小说家。除他之外,我喜欢的中国当代小说家还有余华、张炜、张承志等人。

今天莫言获奖了。他创造了历史。希望将来有更多的中国作家获奖。

分类:社会评论 | 阅读(1976) | 评论(9)
总:21条  1/3页 1-10 每页显示